文章大全 手写票引起的争议,《哪吒2》真的被偷票房吗?
首页 文章大全 手写票引起的争议,《哪吒2》真的被偷票房吗?

手写票引起的争议,《哪吒2》真的被偷票房吗?

近期,全国多地有观众反映,自己去的影院买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 没有打印、电影信息,影厅、时间和座位号均为手写,怀疑是偷票房。随之《哪吒2》被偷票房的词条登上了热搜。

对此南都记者询问了电影行业观察媒体人 电影温特,他科普道:“手写票房不代表就是偷票房,也有可能打印机坏了的临时之举。是否真是偷票房,这需要核对数据或现场抓住现形才敢下结论。但是影城偷票房确实有过先例,并非像网传的帮A电影偷B电影的票房。正常电影票交易室需要上报的,如果不上报,这笔钱影城就有全吞掉的操作空间。”

另一位电影行业观察媒体人 连城易脆告知南都记者:“手写票是100%不规范的操作,光通过手写票自然无法确认必然偷票房,但是这种行为意味着偷票房的概率很大”,他指出有一些影城可能赚完这次就直接跑路。影院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,尤其是在热门影片上映的时候,超高的票房,的确会诱使一部分影院冒着风险去尝试截留票款。

“每一张电影票所对应的购票款,都是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享基金和营业税,而剩下的部分,则由影院、院线、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,一起分成。所以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,因此国家要求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、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,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。”

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,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行为,其实都属于偷票房:

1、上报观影人数低于实际观影人数,例如某部电影实际观影人数为30人,影院系统上报为20人,那么意味着有10个人的票款被私自截留偷走了。当然,有时候还会出现索性1个人都不上报,所有的票款全部截留的情况,一般这种会发生在包场观影时。

2、上报的票价低于实际结算票价,例如某部电影电影院实际以45元/人的价格销售,但在上报数据时则私自调整为25元/人,那么其中20元/人的差价也算是被偷票房。

3、将A电影的票房数据按B电影进行上报,例如观众实际购买的是A电影,看的也确实是A电影,但是影院却把这部分票房数据按照B电影进行上报,那么对于A电影来说,原本属于他的票房就相当于被B偷走了。有一部分手写票就隶属于这类情况,该情况下B电影可能会承诺给影院更多的分账,也有可能电影院与B电影的片方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。

以上3种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,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多样。

但凡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,且违反《电影产业促进法》《分账影片市场监察工作细则》《电影发行通知》等相关法律、法规、合同文件等,都属于偷票房行为。

根据《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》第五十一条规定

电影发行企业、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、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,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,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,没收违法所得,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;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,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。情节严重的,责令停业整顿;情节特别严重的,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。

如果发现偷漏瞒报行为也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举报: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【2025.2.11】李明德又热搜?封神第三部?四字弟弟新综艺?明星头发很多?余烬之上?女明星之间做医美?
下一篇
《伯顿先生》曝预告 哈利·劳蒂饰演理查德·伯顿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